捉知了日记(整理4篇)

时间:2024-10-16 来源:

捉知了日记篇1

今年夏天的雨季一过,我们小区的知了便从地里钻了出来,爬到树上,用它锋利的钳子剥掉金色的外衣,站在枝头,哼起了悠闲的曲子,那许许多多的知了,一起奏起了大合唱,引起了我无限的乐趣,赶上放暑假,我决定去捉知了。

我和姥爷还有姐姐,首先我们准备了一根很长的网和一个小瓶子,便出发了!

我们来到小区,只听到知了叫,却找不到知了,这些知了真是太狡猾了,都藏了起来,这可让我们到哪去抓呢?没办法,我们只能慢慢的一边走,一边仔细观察,“咦,我看到了一个知了。”姐姐兴奋的低声喊道。我急忙蹑手蹑脚的走到了知了旁,用手一扣,结果扣歪了,知了“嗖”的一声飞走了。唉!抓知了失败,必须改变战术了。

我们继续往前走,走着走着,我又发现了一个知了。于是拿着网悄悄的走到知了跟前,拿网快速扣住知了,但是网旁边漏了缝隙,我担心它会不会飞出去呢?可是,这只知了太傻了,直接往网里面钻,一下子被我逮个正着。我把它放进了瓶子里,扎了几个小洞,好让它透透风。就这样我抓了一只、两只、三只……大概有20多只知了。我开心极了!

我发现了一个秘密。在一瓶子的知了中,有的知了张开翅膀吱吱的叫着,有的却没有声音,好像不会叫,这是为什么呢?我去问姥爷,他说:“会叫的是雄知了,因为它们的肚子里有鼓膜,当张开翅膀尾巴一翘一翘的,振动起来就会发出吱吱的声音。而不会叫的是雌知了,因为它们肚子里没有鼓膜。”听姥爷这么一说,我很好奇就拿起知了摸了一下,果然雄知了肚子里有硬硬的壳,而雌知了肚子是软软的。唉!涨知识了。

这次捉知了我玩的真开心,既享受了快乐,又学习到了知识!

捉知了日记

虽然那时我不了解知了是什么东西,但因为我对昆虫有着极大的兴趣,所以当外公提出要去捉知了的时候,我便兴高采烈地加入了。

我们带上工具就出发了。一路上,外公喋喋不休地给我普及关于知了的知识,以及捉知了时的动作要领。可是,我由于兴奋过度一路上东瞅瞅西看看,所以一个字也没听进脑子里去。

刚到公园,外公就指着一个土黄色的东西对我说:“看,这就是知了。”我满心好奇,赶快把它放在手掌心仔细观察起来:一双米粒大小的眼睛,老虎钳似的'爪子,土黄色的身躯,就像一块土似的,落在地上很难发现它。突然,它的爪子闪电般向我的手掌心夹去,猝不及防的我被它夹住了,我惨叫一声,胳膊用力一甩,想把它甩到地上,可没想到越甩它反而夹得越紧。看着我那胆小的样子,外公只好出马了,伸出手一下子就把它给拔下来了。

简单休息整顿后,我们继续寻找知了,不一会儿,我便找到了一个“黑知了”,我连忙把外公叫过来,让他这个“专家”给我解释一下:这知了怎么这么黑?外公笑着说完,我才恍然大悟——这并不是什么“黑知了”,而是那些土黄色知了的`“进化版”,只是蜕了皮而已。但这种黑知了会飞,长了一对风衣似的大翅膀。但可惜的是过不了多久它就会死去。外公还告诉我,蜕皮后的知了分为鸣蝉和哑蝉,区别就在于会叫和不会叫。

之后,我们还捉了很多知了和知了壳。捉知了真是一件令人难忘的事啊!我一定会把它永远地封存在我的成长宝典中。

捉知了日记篇3

生活中,有成功、有挫折;有思考,也有发现;有甜蜜的回忆,也有美好的憧憬……是啊,在那些事当中,我常常想起那一件——

记得有一次,我回爷爷家,看见爷爷在竹竿上缠一些绿绳子,我走过去仔细一看,原来是用来抓知了的“小手”。那时候正是盛夏,天气炎热,知了也很多。爸爸准备中午带我去消灭那些知了,可是爷爷说:“中午太热了,别中暑。”我和爸爸只好听从爷爷的话。

终于等到了下午,我、爷爷和爸爸拿着塑料袋和竹竿出发了。一到菜园,映入眼帘的是密密麻麻的果树,其次是那些绿油油的大葱。从树丛中传来阵阵蝉鸣,知了,知了……

我们开始分工,爷爷和我负责抓,爸爸负责找。过了一会儿,爸爸突然停住,用手指给我们看,顺着爸爸指的方向,有一只知了正在若无其事地唱着歌,但它却不知道“死神”正慢慢地向它逼近……就在一会儿后,知——的叫声打破了原来有节律的声音,变得更加刺耳,成功抓获。

该轮到我这个新手出马了,不一会儿,爸爸在一棵茂密的桃树上发现了一只知了,我小心翼翼地靠近,10厘米、8厘米、5厘米,随着知了的叫声,我松了一口气,把杆子放下来一看,糟糕!原来我速度太快,把知了吓跑了。后来爷爷一直成功,而我呢,却一直失败着。

天边布满红彤彤的的晚霞,它们仿佛是时间的使者,告诉我们应该回家了。或许,你认为我的收获只有这几只知了,但我却觉得,我最大的收获是这些欢乐的时光!

捉知了日记

夏天到了,知了又开始叫起来了。

今天傍晚,我和小伙伴牛牛一块儿来到我家附近的一片小树林里捉知了。出发前,妈妈先给我们全身喷上防蚊子的药水。我们带着强光手电筒和两个瓶子,开始了捉知了游戏。

我们一起用手电筒从地面、树根到树干仔细地寻找知了,每一棵树都不放过。可是我们找了好久也没有发现知了。忽然,妈妈惊喜地大喊:“牛牛,快看这棵树上有一个大水牛。”我和牛牛急忙好奇地跑过去。原来,妈妈说的大水牛是一只看上去身材魁梧的虫子。它的头上还长有长长的触角,就像是牛角一样,可以说是昆虫界的重量级人物了。

我们找着找着,突然,妈妈的手电筒照射到了一棵树的树干上。眼尖的我们发现树枝上有一个灰乎乎的东西,正在向上爬。妈妈把它从树上捉下来,我们一看大喜过望,竟然是只知了。这只知了是从来土里刚出来,还没有完全脱茧,一双小小的前足,好像螃蟹的钳子。它剩下的腿强健有力,看上去充满肌肉。它的一双眼睛炯炯有神,看上去好像是用钛合金做成似的。

妈妈告诉我们,知了天黑后从土里爬到树上。半夜里,人们睡的时候,它会悄悄退去外壳变成青色再变成黑色,飞到树上。为了观察知了的变化,我把捉的知了放在瓶子里,期待看到它的变化。

第一次体验捉知了可真有趣!

【捉知了日记(整理4篇) 】相关文章:

蜗牛日记(整理7篇) 2024-10-16

捉知了日记(整理4篇) 2024-10-16

开学新打算日记(整理5篇) 2024-10-16